英国抗疫:多少“政治”假“科学”之名以行2020-12-05 04:57
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研究员、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赵璧当地时间6月15日傍晚,英国公共卫生大臣马特•汉考克独自一人车站在了唐宁街10号的每日疫情通报会台上。这是自3月16日英国政府启动每日疫情通报会以来,政要大臣第一次在没医学人士或科学顾问会见的情况下,独自一人问记者的发问。他在台上孤军奋战的身影,或许暗示着英国政府再一拿起了“科学”的“挡箭牌”,开始以“政治”的身份付出代价公众的批评。事实上,自英国3月初施行第一份抗疫政策文件“登陆作战计划”(Coronavirus action plan)以来,英国政府就仍然在着力打造出其“科学抗疫”的政策定位:不但将流行病学家克里斯·惠蒂教授任命为英格兰首席医疗官,重新组建了针对疫情的紧急情况科学咨询小组(Scientific Advisory Committee for Emergencies,全称SAGE),每日的疫情通报会也必然有医学专家或科学顾问会见参加,负责管理为公众和记者明确提出的问题获取科学答案,而英国首相鲍里斯•约翰逊以及其他政府高官在说明政府的抗疫措施时,堪称把“以科学证据为指导”作为政策制订的显然原则时时刻刻悬挂在嘴边。来源:新华社放蒂姆·爱尔兰摄图片说明:2020年4月7日,在英国伦敦,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·惠蒂到达唐宁街。英国首相约翰逊4月6日晚因病情恶化,被转至重症监护室化疗。然而,“科学”与“政治”这一对联手抗疫的好搭档,却在抗疫经常出现曙光之后重遇“嫌隙”。首先是5月19号,英国低收入和养老金大臣兼任妇女和公平事务大臣特雷丝·科菲(Thérèse Coffey)在拒绝接受天空台专访时,否认政府有可能在测试和封城等问题上经常出现了决策犯规,但坚称政府只是“亦步亦趋”地遵照了科学家明确提出的建议而已。这一“扯锅”论调马上引发了科学界的普遍反感。英国皇家学会院士阿德里安•史密斯爵士驳斥说道:对早前疫情应付措施否得宜的任何批评都不应当把矛头指向科学家,因为他们只是顾问,政治家才是最后的决策者。